精品推荐 BOUTIQUE
谈球吧年《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列为首批两个保护竹种之一。这个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集中分布在滇东北大关河流域和金沙江下游川滇交界的中山区域,特别是云南省昭通市多个县市及四川的部分地区。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大关县成为筇竹的重要分布区。筇竹偏好“冷湿寡照”的气候,生长在微酸至酸性的山地黄壤、黄棕壤和紫色土中。分布区域的海拔为1500—2200米。
筇竹通常在3月下旬开始开花,4月初达盛花期,是其衰老的标志。种子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成熟,形状为倒卵状、厚皮质的坚果状颖果。筇竹林常成片开花,因为它们由地下茎相互连接,所有竹子的发育年龄相同,因此会同时开花死亡。
大关筇竹的发笋期为每年的3月中旬至5月上旬,持续约2个月。筇竹生长迅速,从竹笋到成竹只需约50天。单株筇竹的寿命为5年,但在4年半时会从竹梢开始逐节干枯死亡。
自古以来,筇竹便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从《山海经》的记载,到张骞出使西域的见闻,再到晋朝,筇竹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变迁。
筇竹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竹类之一。在古老的文献《山海经》中有对“扶老竹”的描述。经考证,“扶老竹”即指筇竹,这一记载提供了筇竹早期被认知和应用的证据。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史记》中详细记录了张骞在出使西域时,曾在中亚地区观察到筇竹的存在。这表明了筇竹是最早走出国门、名扬天下的竹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筇竹在中国古代文化精英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文人墨客、山林隐士以及俊逸儒流,都常以筇竹为伴,或以其为创作题材,进一步彰显了筇竹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
中国被誉为竹子文明国度。而筇竹有着“竹中皇者、笋中华冠”之美誉,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竹子文化的璀璨瑰宝。
20世纪80年代,对于筇竹还知之甚少,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学上。西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薛纪如教授在古稀之年多次带领学生深入昭通大关等乌蒙山区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筇竹资源分布的第一手资料,命名了筇竹属、香竹属、铁竹属、贡山竹属等4个新属。
从1993年6月起,在31年时间里,西南林业大学董文渊教授及其团队对筇竹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填补了筇竹科学研究的空白,还实现了筇竹从濒危保护状态到产业化发展的重大转变。针对筇竹育苗难和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筇竹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项技术涵盖了从种子采集、处理到容器苗培育的完整流程。为大关筇竹资源的高效培育、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0年过去,大关筇竹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11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101.83万亩。大关占全球筇竹总面积的70%以上,享有“中国筇竹之乡”的美誉。大关县各乡镇筇竹林面积以木杆、高桥、寿山、天星4个乡镇最多,2023年面积达4777.33hm2,占全县筇竹总面积的70.37%,其中2023年新增面积38240.00hm2,占全县新增面积的70.81%;其他依次为翠华、玉碗、吉利、悦乐、上高桥等乡镇。木杆镇是全县筇竹分布的核心区2017—2023年新增种植面积12620.00hm2,为全县之最,总面积已达18360.00hm2,占全县的34.00%。截至2023年,全县筇竹林投产面积为30 013.33hm2,占筇竹总面积的44.21%。
大关县依托其独特的筇竹资源优势,制定了详细的筇竹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旨在加强竹类资源的培育、笋材加工、筇竹文化旅游康养区打造以及产业技术体系提升,以期走出一条高效优质、绿色有机且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道路。
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2018年2月,大关县与西南林业大合创建了筇竹研究院和竹产业发展研究院,提供专业的科研支持。同年,大关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筇竹产业定位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
在西南林业大学的协助下,完成了《大关县“一县一业”筇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到2025年,全县竹林面积将发展到“100万亩+”,筇竹笋年产量将达到10万吨,竹材年产量将达到5亿根,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5.23亿元。
大关县成立了竹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大关县竹产业发展中心”,并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县、乡(镇)、村职能职责,形成了部门联动、上下有序的筇竹产业发展机制。
围绕“一体两核三廊带”进行规划,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全面推进竹基地建设。截至2023年,大关县竹林总面积增加到115.83万亩,其中筇竹面积增加到101.83万亩,占全球筇竹资源的70%以上。
大关县在筇竹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种植的竹基地面积达到85.95万亩,实施了低效林改造、幼林抚育等工程,新建了产业配套公路,为筇竹的三产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的路旁、沟边、地角、山上,处处可见竹苗、竹笋、竹林、竹海;林区公路上,行驶着三轮车、摩托车、小轿车、货车,竹农和客商忙着进山采笋、购笋、运笋……采笋季,是竹农最忙碌的季节,也是最辛苦、最幸福的时刻。
筇竹笋具有高蛋白、高钙、高纤维、低糖、低脂,富钾、富硒和氨基酸含量丰富等特点,有“笋中之冠,蔬中珍品”之美誉。20世纪90年代,大关县盐渍笋、清水笋产量每年达到了900吨,是云南省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的主要土特产品。
2018年以来,大关县积极开展竹笋加工业招商引资,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和建设云南林森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汇竹”“国丰”“竹一无二”“鑫兴”等竹笋加工企业,开发笋干、清水笋、盐渍笋、开袋即食和调味笋等10余个系列竹笋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全县筇竹笋的生产加工能力。
2017年以来,大关县竹笋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其中2018年增幅达到81.37%;2023年竹笋产量再创新高,达到3.20万吨,增幅为536.56%。随着筇竹林投产面积的逐年增加,竹笋产量也将持续上升。
2022年“大关筇竹笋”获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由此带来了新鲜竹笋价格的上升,由早期的1-2元/kg上升到6-7元/kg,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巩固脱贫成果显著。2023年,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昭通十大区域公用品牌。
筇竹秆环隆起、形态秀丽,且其竹材耐虫蛀、不易开裂,结实耐用,具有极高的工艺和观赏价值。自古以来,它便是制作高端竹藤家具产品的优选材料。大关县通过引进外部企业,开创了筇竹圆竹家具等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新局面。利用筇竹独特材质,成功开发出家具和新型筇竹杖等产品,实现了竹材开发利用的新突破,并在多个国际平台上展示和推广。
大关县的筇竹工艺品及家具产品已多达50余种,消费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多个竹材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在国际竹产业发展大会上获得金奖的荣誉,“乌蒙源生,至尊筇竹”正成为大关筇竹产业的标志性名片。筇竹竹材的开发利用为竹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充分利用筇竹资源优势,打造筇竹美丽风景线,大关县着力发展以筇竹生态康养旅游为主题的文旅产业,让筇竹林、山水、新鲜空气成为游憩、度假、疗养、保健等活动目的地。
2023年4月,大关县举办了“筇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首届筇竹文化节”,将大关民族风情表演和筇竹文化产业观摩、筇竹饮食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动有机融合起来,同时启动“第一届全国高校筇竹创意设计大赛”,在筇竹核心产区深度体验筇竹生态旅游、笋竹加工,极大地推动了筇竹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
大关县以筇竹为媒,以节庆为纽带,开发与竹林景观相融合的竹林旅游休闲康养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筇竹人家、筇竹民宿、筇竹小镇、竹林休闲生态园、竹林康养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翠华镇竹茶特色小镇和木杆镇筇竹特色小镇,打造三江口、罗汉坝和黄连河3个竹林康养旅游体验区,构建北部和南部两大竹旅功能分区,配套建设筇竹产业博物馆和竹产业文旅园,促进筇竹休闲康养旅游发展,着力把大关建设成为筇竹全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大关县实施全竹利用战略,旨在提高筇竹综合利用率,减少浪费,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包括竹笋、竹材及竹叶、竹壳、竹鞭等副产品的全面开发。
为应对全球塑料污染,大关县倡导“以竹代塑”,利用筇竹的可降解特性研发竹制品,以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
大关县借助丰富的竹林资源推进竹旅融合,通过打造竹林景区、竹文化项目和竹文化节吸引游客,促进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
大关县重视竹林的碳汇功能和生态价值,实施竹林碳汇项目,提升竹林固碳能力,并推广竹林的生态保护作用,助力可持续发展。
1993年7月9日,对于董文渊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被西南林业大学(原西南林学院)选派到大关县担任科技副县长,开启了他与筇竹的不解之缘。
初到大关,董文渊就被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筇竹资源所吸引。他发现,虽然当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但筇竹这一独特的资源却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在调研中,董文渊发现当地的筇竹笋味美鲜嫩,深受市场欢迎,但由于缺乏科学地种植和管护及过度开采,当时的筇竹面积逐年递减,筇竹资源也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于是,他决定将筇竹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让这片绿色的宝藏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为了攻克筇竹人工繁殖的技术难题,董文渊带领团队深入山林,开始了艰苦的科研攻关。他们吃住在山上,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就烤洋芋充饥。为了弄清筇竹昼夜生长规律,他们整夜蹲守在深山的窝棚里,每隔2个小时就要测量30根竹笋的生长高度和粗度,记录实时气温、地温等信息,系统掌握了筇竹生长发育的第一手数据。
经过漫长的试验研究,董文渊团队最终攻克了筇竹人工繁殖的关键技术,并在1998年用筇竹开花结出的种子成功培育出了竹苗。随后,又相继攻克筇竹容器育苗、人工造林与高效培育等技术,为大面积推广种植筇竹提供了支撑。发展至今,大关县这片曾经的贫困山区,如今已经变成了绿意盎然的“中国筇竹之乡”。
为了让当地农户掌握筇竹种植、管护技术,董文渊带领团队在木杆镇建立了筇竹种植基地和培训中心,定期举办培训班和现场指导活动,无偿向农户传授筇竹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越来越多的农户成为筇竹产业的行家里手,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相继出师,成为当地的致富能人。身带残疾的罗坤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罗坤恒是外出务工的农民,2018年回到家乡后,在董文渊的指导下开始种植筇竹。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竹林面积已经达到了几百亩,年收入达10多万元。
2017年,大关县将筇竹产业定位为“一县一品”特色产业。2018年,调整为“一县一业”,倾全县之力全链条发展筇竹产业,将筇竹这一珍稀保护竹种推向产业化,实现了筇竹从珍稀濒危到产业化发展的华丽转身。
如今,大关县已培育发展笋材加工企业12家、涉竹集体经济组织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66个,成为全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筇竹笋产业特色县,唯一的筇竹笋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县,唯一以筇竹笋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县区,“中国筇竹之乡”名副其实。
2023年,大关县竹产业综合产值已达20.8亿元,竹产业发展受益群众达17.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5%。筇竹不仅成为乡亲们的“摇钱树”,更是支撑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如今,62岁的董文渊仍然带领着他的团队深耕筇竹科研领域,长期穿梭在深山林地的科研一线,用科技的力量让筇竹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